古装影视剧《朝雪录》中,李兰迪的发髻造型被网友点赞:对比《流水迢迢》《星落》《梦回》等剧中造型,这里的发型才是最适合她的!真的是如此吗?我们不妨来看看前后效果。
先说答案。李兰迪在古装剧《朝雪录》里的造型大多为“髻鬟”造型,顾名思义就是将头发梳成环形的发髻,即将头发环曲束于头顶。简单来说,束发结于头顶称为“髻”,也是发型的统称,而环发为“髻”的部分称为“鬟”,全称为“髻鬟”。
这种发型一般多出现在汉代(含)之后的仕女图中,鬟髻造型比一般的单髻造型,因为结环数量、结环位置变化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效果,更为丰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仕女图中能出现单鬟髻,也有双鬟髻,具体名称为“X鬟髻”,X就是头顶结环的数量。
鬟髻造型在一定程度上会显得不那么规则,与相对规则的造型比起来更有修饰脸型的效果。
比如李兰迪在《流水迢迢》中多为单髻造型,所以对比《朝雪录》虽然看似造型相似,但因为《朝雪录》鬟髻的细节处理,所以看起来更有灵动感。
不同时期的鬟髻各有不同。我们可以从上图汉墓壁画中看到的,汉代的鬟髻多扎束于头顶,此时发饰为步摇、方胜一类,较为瘦脸而低调。
而唐宋时期的鬟髻造型为多样性的巅峰,鬟髻不仅在头顶,也有下垂于耳侧的双鬟,也可称之为“双鬟垂髻”。
魏晋到唐代更是将头顶鬟髻的造型逐步夸张化到“米老鼠头”的地步,这得赖当时女性地位的提升,女性对造型的把控和创意也逐渐体现出来。
宋明时期的鬟髻则是回归生活化,出现了各种低调但细节精致的变体,可以看出小小发髻上通过绕环的设计,和适当的珠翠点缀,让发型显得低调华丽有内涵。李兰迪在《朝雪录》中的造型也多为参考此时期仕女图的造型。
虽然汉族审美也逐步影响到清代,但清代依旧是中国整个历史上发髻造型“最贴头皮”的时期,审美显得消瘦,这和满族游牧时期的梳发习惯有关,所以整体的发型风格和历史上主流的汉族盘发造型差异非常大。比如李兰迪在《梦回》里的造型,虽然本人身材在当时也有些微胖,但造型影响才是最大因素。
而这种“贴头皮”造型审美伴随现代化的时尚,一直演化到今天,成为大众的审美方式,在近几年传统文化重新被重视后,大家也才逐渐关注到传统汉族发髻的魅力,可以说,现在也正处于在审美回归时期。
但要说明的是,这类“贴头皮造型”其实不适合亚洲人相对不那么立体的脸型,比如李兰迪的脸型是亚洲人群中非常经典的方圆脸,贴头皮就会显得脸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想显脸盘子,可以通过对头顶发型的分区和适当蓬松隆起也可以塑造一种头包脸的效果。
看完了这些,通过李兰迪的前后影视造型对比,我们也能看出中式审美造型对脸型的不同影响,也正因为大家对传统审美造型的关注,或许未来,更多轻微盘发也会更适合我们的当下生活,成为大家生活中装扮自己的一部分。你会喜欢这种发髻造型吗?欢迎留言交流,喜欢的话记得点赞收藏一下,一起传播传统服饰文化。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或对版权有所疑问,请联系后台,会尽快处理,感谢